争(zhēng)强(qiáng)好(hǎo)胜(shèng)这条消息可靠吗?

最后编辑时间:2024-03-20 19:57:42 来源:未知 作者:未知 阅读量: 未知

  我的老家在湖南益阳,沂溪河边上的一个小湾子,自古以来就谈不上富庶,但这里的人却也衣食无忧,更难得的是民风相当的淳朴。

  父亲是旧社会出生的人,新中国成立时已经十五六岁了,作为家里的长子,从小就帮着爷爷干着各种农活,上山砍树下河撑排,仅上过两年“鸿蒙”学堂的他,只能勉强算脱了盲。

  二叔比父亲小了五六岁,等他长大时已经是新社会了,父亲对聪明的二叔很疼爱,硬着头皮要送他多读书,在那年代竟然读完高小又上了中学,最后成了我们村的第一个高中生。

  但二叔并没有气馁,似乎更懂得自强不息,虽然也回家务了农,却懂得把那些学到的知识用到生产实践中去。

  那时候我们村上有个烧石炭的砖窑,农闲时大家用点黄土做成红砖,挑到砖窑上,然后在石头山上凿一些石炭下来,除了人力之外几乎不需要其他开销,一个冬天能出几窑的红砖或者瓦片。

  二叔却不等冬天,只要有空就会用黄泥巴做砖做瓦,等到下半年收完红薯,他一个人就烧了一整窑的砖瓦出来,

  新屋建好之后,二叔就搬进去住了,只是当时河边路旁没有其他人家,很长时间里,二叔的新家就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。

  二叔在部队的发展也很顺利,毕竟是那年代少有的高中生,新训完了就成了连队的文书,几年下来获得了组织的认可提了干,正式跳出了农门。

  虽然是个城里姑娘,却完全不嫌弃我们这些农村亲戚,每年都会给老家寄很多次钱物,有时候是二三十块钱,有时候是一些旧衣服,当然也少不了给孩子们带的零食。

  当然,那些年爷爷奶奶都还在,二叔作为儿子不能在膝下尽孝,只能通过往家里寄钱物来弥补吧。每年回家探亲时,二叔就会拉着父亲的手说:

  大哥,这些年家里全靠你了,还有弟弟和妹妹,也都是你帮着拉扯大的,作为家里的老二,我实在是有愧啊。

  父亲是个老实人,虽然没有读什么书,却一直记得“长兄当父”这句古话,尽管爷爷奶奶还在,他心里却一直把拉扯弟弟妹妹当成自己的责任。

  确实,三叔和小姑结婚成家,都是在父亲的主持下完成的,期间二叔也给了一些资助,也给三叔建了三间房,小姑的嫁妆也算是随大流,不至于让别人说闲话。

  对于二叔的抱歉,父亲说不出什么感人的话来。只是说自己是大哥,做什么都是应该的,反倒是你这些年往家里寄了不少钱,帮到了大伙。孝敬父母嘛,那更是不能比高低的,我们做儿女的尽心做就行了。

  直到爷爷奶奶后来先后去世,他们也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,三叔和小姑顶多是贴个空。反倒是二叔,虽然不能出力亲自照顾,往家里寄的钱却从没断过。

  我家兄弟姐妹五个,除了大哥也继承了父亲“长子”的传统,早早就辍学务农之外,两个姐姐已经先后考上了中专嫁到了城里,家里还有我和弟弟在上高中。

  那些年,村里的交通逐渐在改善,修通了大桥和公路,二叔十几年前的那栋房子竟然就成了交通最方便的地。

  父亲一开始不愿意接受,还说当年为了建房子,二叔的手掌都不知道磨掉了多少层皮,自己是大哥,怎么好意思收这么一大份礼。

  父亲也知道,二叔决定了的事是不会改变的,只好白受了这份大礼。但我记得父亲当时哽咽地说了一句话:老二,将来你退休了要想回来,这里永远有你的一间房子。

  其实,父亲说那番话的时候,二叔一家已经在南京安家,堂哥也上大学了,回老家养老的事,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场景。

  97年我和弟弟同年高考,我考上了苏州的一所大学,弟弟则去了南方上学。我们家五个孩子,除了大哥在家里务农之外,四个人跳出了农门,在村里也算是一种难得的荣耀。

  在乡亲们眼里,从我父亲和二叔那代,到我们这一代似乎都在复制一个传统:老大在家服侍长辈,小的们就展翅高飞。

  那些年,乡亲们和父亲聊天的时候,总是说你们家的人有眼光,把后人培养的好,兄弟姐妹又都和洽,称得上地方的楷模。

 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,我们才会从父亲的脸上看到一些难得的满足。辛苦一辈子,在他心里,似乎就为了这么一句评价吧。

  后来我已经在上海上班了,我们这一代,只有我离二叔家近一点,因此也和他的关系更亲密一些。一些小节假日,二叔和婶娘都会打电话给我,让我去南京过节。

  幸好两个老人家身体还算硬朗,再加上不菲的退休金,除了感到有点寂寞之外,在外的人也不用过于牵挂。

  倒不是因为钱的问题,主要就是二叔要强了一辈子,在他们那代人的心里,不管自己是什么地位,儿女在身边养老就是最高的理想,怎么也接受不了自己老了需要进养老院的现实。

  看到这情况,我就当着堂哥对我父亲说道:不如把二叔接回老家吧,你们两兄弟分开几十年了,还有三叔和小姑呢,如今再住到一起,也算重温儿时的旧梦,更主要是彼此有个依靠。

  我的提议马上就得到了父亲的认同,只是堂哥还有点迟疑,主要就是考虑到虽然是老家,但他们一家人都离开几十年了,回去探亲访友倒是没有问题,回家长住会不会太麻烦?

  你也不要担心,虽然你父亲出来几十年了,但家里还有房子的呢,你大哥现在住的地就是你父亲送给他的。当年我还说过一句话,不管什么时候回来,都会有他的一间房。

  就这样,我和堂哥陪着父亲一起把二叔接回了老家,大哥也早就知道了消息,特意在一楼、也就是父亲卧室的旁边安排了一间房子给二叔。

  想不到,回到老家的二叔,很快就恢复如初了,曾经的那点痴痴呆呆也没了,彻底从老来是失伴的痛苦里走了出来。

  每天都和我父母聊聊天,在村里走动走动,能再见到小时候一起长大一起玩耍的伙计们,身子骨似乎越来越硬朗了。

  一年后,堂哥结束了国外的研究回国,第一件事就是回老家,当然是想要把二叔接回身边去照顾。毕竟自己是儿子,赡养父母的义务逃无可逃。

  可二叔不愿意走了,还催着让堂哥该干嘛干嘛去,自己从此以后就住在老家,将来百年之后,也就要葬在爷爷奶奶旁边,和大哥大嫂不分开了。

  看着堂哥手足无措的样子,86岁的父亲也说话了,说我们老兄弟这一年来是最开心的,你一点也不用担心,我们都这把年纪了,能在一起住一天就多一天快乐,你父亲就交给老家的亲人们啦。

  当然,我们这些在外地的兄弟姐妹、还包括堂哥在内,也承担了家里绝大部分的开支,只希望三个老人能幸福快乐过完自己的余生。

(责任编辑:管理)

上一篇:头发乱了张学友后续报道是什么?
下一篇:没有了
随机内容